乐鱼官网赛事

欢迎光临~乐鱼官网赛事
语言选择: 中文版 ∷  英文版

公司新闻

乐鱼官网赛事:自给率73%!“光储充一体化”大热阳光电源、华为、宁德时代已布局……

来源:乐鱼官网赛事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20 22:02:51

乐鱼官网娱乐:

  该项研究对730个家庭进行了调查,最终结果为:平均而言,所调查的住宅建筑中的安装了光伏系统的可满足47%的家庭电力需求和电动汽车的能源消耗,加装了储能电池的家庭平均自给率则达到73%。利用带有电池存储的光伏系统,其家庭每年从电网消耗的电力可以从平均6900kWh减少到1900kWh。

  不过由于家庭所在地点、家庭用电量、驾驶行为、光伏系统规模和建筑设备等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,自给自足的程度也各有不同,如下图所示:

  730个家庭的自给自足水平(357栋住宅楼安装了家庭储能系统,299户家庭安装了热泵)

  此外,就如何增加光伏发电在电动车充电中的份额,柏林应用技术大学(HTW)太阳能存储系统研究小组也提出了相应建议,分别为:(1)根据太阳能可用性规划充电并考虑天气预报;(2)定期将电动汽车连接到壁挂式充电盒并使用多余的太阳能为其充电;(3)根据光伏系统的大小选择充电站。

  简单来说就是集成了光伏发电、储能系统和充电设施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。光伏发电系统负责发电,储能设备用于将电能适时存储及放出,而充电站则为电动汽车或别的设备提供充电服务。

  近年来,随国家“双碳”战略的持续推进,我国以光伏和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;与此同时能源市场充电需求也在一直增长,截至2024年底,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3000万辆,蓬勃发展形态趋势让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迎来快速推进,“光储充一体化”正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。

  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《2025-2030年中国光储充一体化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趋势预测研究报告》显示,2023年全球光储充市场规模已突破650亿元人民币,中国以51.09%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。到2025年,中国市场规模将达1134.24亿元人民币。

  “蛋糕”的香甜气味也吸引了头部企业加速入场,光储充一体化赛道已被锁定为下一个市场爆点。当行业驶入红海,一场激烈的竞争硝烟必将掀起——那些曾在光伏、储能领域上演的群雄逐鹿、洗牌重构的场景,终将在光储充一体化这一交叉融合的新赛道上加速复刻。

  华为数字能源:3月26日,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伙伴大会在深圳举办,会上华为提出三大核心战略:光储充一体化成为必然趋势,推出原生光储充解决方案;面向商用车,推出液冷充电;成立超充联盟,抢占全国超充网络机会。

  阳光电源:作为光储充一体化领域的领军企业,今年3月,阳光电源发布了工商业255CS系列产品方案,在光储融合场景具备“交流耦合”和“直流耦合”模式;针对大工业场景推出“专为大工业”而生的800CS系列产品;为高耗能园区打造“光储充一体化”系统;在限电频发区域,则以储能为核心构建离网备电方案,保障稳定供电;除此以外还有针对小微商业场景的100度电产品方案、大型用户侧场景下的5000度电产品方案。

  宁德时代:早在2022年便瞄准了光储充一体化市场,当10月,国内首座标准化设计的智能充电站“宁德锂电小镇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”建成投入运营,这是全国首座采用全直流微网技术把充电桩、储能、光伏电池及电池检集成为一体的标准化设计的智能充电站。

  首航新能源:2016年度推出储能逆变器机型、2020年度推出储能电池产品,凭借前瞻性的布局策略,其在 “光储一体化” 领域占了重要的行业话语权,并成功构建起第二增长曲线。近日,首航新能源高级副总裁舒斯雄在“广东省光储一体化发展研讨会”上指出,全球能源转型叠加“双碳”战略驱动下,光伏等新型电力系统正迎来爆发式增长,光储充一体化已成行业主赛道。

  而如今,这一赛道上汇聚了以特斯拉、蔚来等为代表的整车厂,以阳光电源、天合光能、晶科能源等为代表光伏企业,以宁德时代等为代表的电池企业,以及华为、比亚迪等跨界企业,特来电、星星充电等专业运营商,还有能源企业、交投/高速集团等一大批玩家。

  早在2020年,国务院就发布《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》,明白准确地提出统筹新能源汽车能源利用与风力发电、光伏发电协同调度,鼓励“光储充放”多功能综合一体站建设;

  2022年,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《关于逐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建议》,其中同样提出,探索单位和园区内部充电设施开展“光储充放”一体化试点应用;

  2024年4月,国家能源局发布的《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》提到,积极支持新能源+储能、聚合储能、光储充一体化等联合调用模式发展,优先调用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,充分的发挥各类储能价值。

  除了上述国家层面的政策之外,各地也正在加速协同推进——如今年年初上海提出聚焦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等一批应用场景,建设功能多样、经济性好、安全灵活的新型储能设施;汽车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重庆则2024年提出推动“光储充”、智能微电网等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融合应用;内蒙古也在去年发布政策,鼓励项目投资主体通过在充换电基础设施中通过建设分布式光伏、储能等,实现“光储充”一体化项目“完全独立运行、不与电网发生电量交换”……

  但值得注意的是,虽在政策、市场、技术、环保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,光储充一体化眼下正在全国爆火并成为行业的新风口。

  但这个被热捧的 新风口 也面临真实商业经济价值的严峻考验,缺乏真实经济回报、业态难以发展壮大让其目前仍处于示范阶段,距离真正的市场规模“起飞”还需一段时日。

  但相信随技术的进步,未来光储充一体化的发展的潜在能力和市场空间将逐步扩大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